课文20《金字塔》 一、目标设定 1.了解两篇短文所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方式,明确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金字塔,感受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体会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二、素材选择 简要介绍作者及古埃及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三、问题设计 1.短文一:作者认为金字塔什么时候最美?为什么钟情于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2.短文二:这段文字介绍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活动组织 展示胡夫金字塔的实物图及平面图,引导学生分析平面图上的数据,了解胡夫金字塔的重量、体积、面积、塔高、塔底边长及塔高、塔底边长的变化。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提出问题。 (1)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约”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3)为什么要写变化? 五、课堂检测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描写了金字塔的________________,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______________,使读者深切感受到金字塔的神秘,对其未解之谜充满了兴趣,也抒发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叹。 课文21《杨氏之子》 一、目标设定 1.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素材选择 收集并诵读有关小古文,和同学进行分享。 三、问题设计 1.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2.文中人物的对话巧妙在哪儿? 四、活动组织 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1)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呢? (2)我们的回答和杨氏之子相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堂检测 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 如果来访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黄,而是其他的姓,你会用自己的姓说一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