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低语组教研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9-24 点击数:

轮流发言,交流心得:

王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将我们教学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例如口语交际一《我说你做》,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真实的游戏环节孩子明白发指令的人要大声说,被别人听到,其他人要认真听。课堂就是我们现实的情景,启发孩子们思考课堂中要怎么做,引用到他们明白课堂中教师讲话要大声,同学发言要大声,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源自生活也要回归生活,真正的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读”也是贴近生活的表现,这部分内容我们课堂中涉及较少,但是要让学生分享他们和大人一起读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阅读的快乐,爱上阅读。

林淑婷: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和支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支柱。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而通过写作训练,则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强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让学生在读中写、在写中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倪丹:新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新颖,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讲解抽象的概念时,可以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采用讨论法和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陈娟:统编教材非常重视习作,力求做到表达与阅读并重,不仅每单元安排有习作,还有单独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我们语文老师在学生习作时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构思好内容,丰富习作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让学生知道学修辞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概念,而是能够在习作中运用。

焦雨荷:在深入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开始尝试将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我尝试用更加生动的方式讲解课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我发现,当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成为课堂的主体时,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吴丽芳:教材是学科育人的材料,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核心功能是通过学科知识学习与活动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而不单纯只是学习学科知识。我们要以“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统整设计。我们要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参照,拓展教学资源,增加教学情境创设。教材使用要融通学生的“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增强学科、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在情境中、在活动中、在操作中、在应用中、在具身体验中学习。

张梦娇:《燃荻》还强调了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应该多元化、全面化。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孩子们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让他们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进步。

周文艳: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中小学生在成长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迫切需要打造全环境共育、家校社联手的立体格局,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系统化、常态化、科学化,形成教育合力。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编写蕴含了协同育人的理念,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家校共育理念,家长对教材关于协同育人内容的有效使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