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一语备课组活动记录2.18

作者:焦雨荷 时间:2025-03-24 点击数:

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24~2025学年第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语文                                  备课组长 焦雨荷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9.5

会议室

8

8


焦雨荷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年级语文(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尚未完全形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对拼音和简单汉字有了初步认识,但在拼音的准确拼读、汉字的规范书写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仍需加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上表现突出,而部分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二、教学目标

1. 拼音巩固: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掌握声调,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阅读浅近的拼音读物。

1. 识字写字:认识常用汉字 1000 个左右,其中 400 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 阅读能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1. 口语交际: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1. 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正确的读写姿势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教学措施

1. 强化集体备课:每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深入研究教材、教参及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结合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备课过程中,鼓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集体研讨,集思广益,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1. 优化课堂教学:以趣味教学为导向,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 加强拼音巩固:利用早读、课堂练习等时间,开展拼音拼读训练,如声母与韵母的拼读、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等。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拼读兴趣和拼读能力。制作拼音卡片,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拼读练习。针对部分拼读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1. 落实识字写字:采用多样化的识字方法,如象形字识字、会意字识字、形声字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认识商标、路牌、广告等。加强写字指导,教师示范书写,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和书写规范。注重书写练习,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及时批改和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 提升阅读能力:开展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指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等。引导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和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建立班级图书角,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1. 促进口语交际: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1. 关注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采取个别辅导、小组互助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如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参加语文竞赛等,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1. 开展语文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和节日、季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书法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诗歌朗诵会等。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

入学教育、第一单元课文《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

2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第二单元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

3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第三单元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

4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四单元课文《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

5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期中复习与考试

6

第五单元课文《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

7

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第六单元课文《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8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七单元课文《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

9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八单元课文《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10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期末复习

11

期末复习

12

期末复习

13

期末复习与考试


解决策略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

1. 作业评价: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书写质量、答题准确性等进行评价。采用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1. 阶段性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水平。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

1. 口语交际评价:通过课堂口语交际活动、口语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1. 综合评价:将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