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备课组活动5.8

作者: 时间:2025-05-08 点击数:

弇山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十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备课组 美术组   备课组长 曹露凡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缺席姓名

主讲人

2025.5.8

艺术办公室

7

7

陆志英

研讨重点(目标设定、素材选择、问题设计、活动组织、课堂检测

 

《有特点的人脸》听课评课

解决策略

徐郁燕:

知识与技能:认识人脸的基本比例(如 “三庭五眼”)、五官形态差异,学习用线条、色彩、明暗表现个性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教师示范、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与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 “独特性” 的审美价值,树立 “尊重个体差异” 的人文意识。

亮点:教学目标贴合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如用 “趣味化比喻” 解读五官 ——“月牙眼”“蒜头鼻”),将抽象的美术概念转化为具象认知。曹露凡:

教师在课堂组织时,一定要合理分配好时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本节课的作业不仅仅是需要美观,还需要一定的前置性学习,在绘画中运用科学、严谨的设计,让作品能够真正呈现。本节课的作业是为下节课服务的,学生需要有较高的完成度以及一定的艺术效果。

顾海彬:

评价:

优点:示范过程强调 “夸张表现”(如放大招风耳),突破 “写实” 束缚,鼓励创意表达。

改进点:可加入 “错误案例对比”(如比例失调的反面例子),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造型概念。

 

补充及建议

 

跨学科融合的潜在拓展(结合前期需求)

与语文学科融合:

让学生为自己的肖像画配 “特征描述短文”,如 “我的眉毛像月牙,笑起来会弯成小船”,将视觉表达转化为文字叙事。

与科学学科融合:

简单讲解 “人脸特征的遗传规律”(如双眼皮的显性基因),用美术笔记形式记录 “家族面部特征图谱”。

与心理学科融合:

通过 “表情速写” 分析情绪表达(如皱眉→愤怒,眯眼→开心),理解面部肌肉与情感的关联,渗透心理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