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弇山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本学期,弇山小学教科室以太仓市教科研工作会议和学校工作计划为统领,践行“让教育像阳光一样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增强教科研实效,提炼教科研成果,提升教科研品质,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推进课题各项研究工作
课题指导是教科室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学期教科室认真做好课题的申报、开题和研究工作。教科室多次组织课题主持人参与课题培训,明确课题申报的规范要求,课题研究的思路、课题的过程性材料、结题要求等,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过程管理,做好每月开展集团内的课题“月检月报”工作,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科研促发展。
一是认真组织2024年度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工作。
本学期,教科室积极动员青年教师参与本年度的课题申报,从前期教师自主撰写的30余份课题申报书中,择优选择了9份申报书,通过教科室初审一对一指导,教师修改,再到科研处倪夙敏老师的一对一把脉,教师再次修改,几经打磨,最终上报。9项课题中有太仓规划课题3项,太仓微型课题6项,选题主要集中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赋能”“学习任务群”等几个领域,相信在课题评审中立项数量会有新的突破。
二是认真组织2023年度新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2024年4月29日,学校新立项的1个苏州规划课题,3个太仓市规划课题,1个太仓市微型课题在太仓市经贸小学参与了教育集团集束开题论证活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严乃超主任、科研员倪夙敏老师,太仓市经贸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参与论证的专家对课题进行了指导,并给出了后续的修改意见,为课题后续的顺利研究奠定基础。近期教科室也依据科研处的审核意见,指导课题主持人对开题报告进行再修改。
三是扎实推进苏州市规划课题研究。本学期,学校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差异化作业体系校本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认真制定学期研究计划,结合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依托弇山小学课题组扎实开展每月例会、理论学习和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全蓓蓓老师执教研究课《Why I love my mummy》,探究如何让学生在差异化的作业中经历真正的学习实践与挑战,让思维走向深刻,让学科素养落地。陈忻老师主持的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减”政策下低年级语文探究性作业设计研究》,聚焦课例,通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第二课时、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几个课例,探讨设计“双减”政策下低年级语文目标驱动式作业的策略,营造真实性的生活场景,启发学生综合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复杂问题,并进行创新和再创造,从而让知识落地,让探究创新。薛雅婷老师主持的苏州市规划课题《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小学高段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本学期参与开题论证活动,并于5月份参与太仓市“小学作业改革”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活动,以“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六年级科幻故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为主题,依托课题研究课《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用精妙的教学设计、生动的教学语言赋予孩子们一双幻想的翅膀,带领他们在科学的天空中飞翔,探讨项目化写作的模型、策略等,打开了课题的研究。王晓丽老师主持的苏州市调研专项课题《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公平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迎来结题。教科室组织课题主持人学习课题结题程序,按要求撰写报告,整理结题文件,做好结题的充分准备。并在科研处倪夙敏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校骨干教师进行“一对一”精准把脉与修改,期待顺利结题。
四是扎实推进太仓市规划课题研究。陈燕副校长主持的太仓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及其运用研究》结合学校阳光银行评价体系建设,依托学校德育团队扎实开展每月例会、理论学习和课题研讨活动,重点研究德育评价的实践运用。黄静老师主持的太仓市规划课题《小学合唱社团校内外一体化建设机制的实践研究》依托弇山小学音乐组、合唱社团每月定期开展主题研磨、合唱指导,并基于课堂实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本学期,课题主持人与核心组成员带领的一年级合唱实验班参加太仓市合唱比赛并顺利入围。薛雅婷、孙扬如老师主持的太仓“活力教育”专项重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弇山阳光”礼仪课程的建构研究》本学期聚焦“德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通过理论学习与沙龙研讨,搭建具有积极心理学元素的德育评价体系,依托学校各类德育活动开展实践,实现了对“弇山阳光”礼仪课程的有益完善。课题组也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与提炼,主持人薛雅婷老师的论文《以礼育人,润泽童心——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弇山阳光”礼仪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孙扬如老师的论文《小学班会课程中的礼仪渗透》积极投稿,目前正在发表中。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各课题组的成员一定会潜精研思,蓄力前行,不断完善课题研究,展现科研新面貌。
二、科教融合打造阳光课堂
为了深入推进课题研究,以科研创新驱动教育教学,做实、做细、做规范课题研究,本学期教科室与教导处仍然立足各教研组,依托学校各教研组专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我校阳光课堂的建设,开展了两次科教融合活动,做到活动有主题,有过程,有提升。3月开展弇山小学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科教融合活动,课题核心组成员与青年教师共同观摩《Why I love my mummy》一课,青年教师开展课堂观察,共同思考指向英语素养提升的差异化作业策略;5月承办太仓市“小学作业改革”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活动,共同观摩《习作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一课,共同探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六年级科幻故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两次活动科研员倪夙敏老师全程参与,对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也就“课堂观察”与课题研究课主题的确定与设计进行了指导,非常感谢倪老师的悉心指导,为全体青年教师打开了课堂观察的新视野,也为课题组成员下阶段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经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学期末教科室组织了第八届“弇山阳光”期末论文评比活动,鼓励全体教师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总结实践经验,提升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我们也将不断推动科教融合的研究,使其走向深入。
三、理论学习丰厚教育素养
本学期教科室继续认真做好《燃荻》主题论文的推荐工作,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转型”“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作业管理”“问题解决学习”“素养导向下的命题设计”四大主题,阅读核心期刊文献,撰写推荐理由,努力提高推荐稿的质量。每月分教研组开展燃荻的读书活动,撰写燃荻读书心得,组内定期交流;同时,围绕当前教育热点命题,推荐老师们阅读“跨学科主题学习”一类的书籍,在青晞学社内开展读书沙龙;在专家专题报告活动中,用好研修手册,认真听讲,做好记录,写好批注好反思。在共读、共思、共享中,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教师的理论储备,从期末汇总的论文稿件来看,质量有一定的提升。
重视科研成果的梳理与提炼
一是做好论文参评及发表工作。
本学期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参与各项论文评比活动,做好通知、会费缴纳等评比前后的一系列工作,并在学期末组织校内教师进行课题专题论文的撰写及评比工作。本学期教海探航参评10篇,黄埔杯参评2篇,省行知杯参评9篇,跨学科主题学习论文5篇。由于本学期各项论文评比结果尚未公布,论文获奖数量不多,在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中有3位老师获二等奖。
同时,在老师们自主积极投稿进行文章发表的基础上,学校积极与各类教育刊物联系,拓展渠道,为教师论文发表提供服务,做到集体投稿与个人投稿相结合。本学期共有8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省市级期刊。同时认真做好《太仓教育》期初、期末两次征稿,在老师们自主投稿的基础上教科室推荐投稿,本学期共投稿6篇。
二是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教科室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努力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展示平台。本学期,教科室陆续推出校刊《追光》第5期、第6期,为我校教师的作品搭建展示的平台,做好科研成果的积累。
反思与改进
回顾本年度的教科室工作,大多数工作都依据工作计划有序开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阶段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一是进一步优化课题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能力。下学期多个规划课题将迎来结题等各项工作,要组织各课题组制定好计划,尽早准备,对结题报告的质量把好关。对于其他课题,要继续努力推进科教融合,让课题研究走向研究常态化、网络管理信息化,让研究成果更好地在课题组、备课组、教研组推广,尽可能多地给老师们创造学习的机会。下学期继续借助青晞学社、教研组活动开展各课题组研究课的展示,依托教研组的力量,努力将课题研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重点,营造浓厚的科教融合氛围。
二是进一步激发老师们的写作热情,提高论文质量。在本学期的各项论文评比活动中:一方面论文参评的数量不多,较之前有所降低,老师们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论文获奖优秀率还有提升的空间。下阶段教科室将继续做好组织动员工作和一定的指导工作,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提升质量。
教科室服务于老师专业成长,真心希望学校的老师们人人有课题,每每都获奖,个个是骨干。下阶段,教科室将继续努力为学校和老师服务,赓续前行,奋楫争先,翻开活力新篇章,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科研品质。
太仓市弇山小学教科室
撰写人:薛雅婷
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