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 1.部分教师对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未能充分将探究性学习目标与作业设计有机融合。 2.探究性作业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指标不够细化、量化,评价主体较为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 3.在作业资源整合方面,虽然开发了一些校本作业资源,但资源的丰富性、系统性仍有待提高,与校外教育资源的衔接不够紧密。 4.课题组开展的活动以教师活动为主,学生活动较少,且形式单一。 5.课题研究及作业设计案例不够深入。 6.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总结,子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将研究内容泛化与混淆。 7.子课题四研究不到位,部分作业设计难度把握不准。 8.部分家长参与度不高。 改进措施: 1.为解决部分教师对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课题组将加强教师培训与研讨交流活动,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探究性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校内研讨课、观摩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评课议课等环节,不断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 2.为解决体系不完善,指标不够细化、量化等问题,我们将构建多元化的探究性作业评价体系,从作业完成的准确性、创新性、合作性等多个维度制定细化、量化的评价指标;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3.为解决资源不够丰富的问题,课题组将进一步拓宽作业资源整合渠道,加强与图书馆、博物馆、社区等校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挖掘更多丰富有趣的语文学习资源;组织教师团队对现有作业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与优化,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4.为解决课题组开展的活动以教师活动为主,学生活动较少,且形式单一的问题,课题组听取教科室的意见,依托教育教学、德育活动等,进行实践研究,丰富课题组活动。 5.为解决课题研究及作业设计案例不够深入的问题。由学校教科室牵头,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应培训,提升教师对探究性作业设计的能力,确保作业难度适宜,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同时,邀请课题组老师在设计案例前交流各自的想法,明确案例设计中每项活动的设计意图,将个人思考与集体智慧充分结合。 6.为解决子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会将研究内容泛化与混淆的问题。课题组一月一主题,前期先明确每个月的活动内容,在活动开展前,先学理论,再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7.课题组结合子课题四“双减”政策下低年级语文问题驱动式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探讨作业设计中、课堂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8.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长对探究性作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更多家长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