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个案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微型

立项编号

W2023007

出席对象

课题组主持人

地点

办公室

时间

2025225

研究主题

制定课题学期研究计划

所要解决问题

1. 观察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

2. 课题研究成果汇总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计划聚焦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行为的优化路径,通过分阶段、分主题的课堂观察与对比研究,系统分析优秀教师在不同数学教学形态中的评价特征。研究周期设定为2月至4月,采取"主题观摩+同课型对比+量表分析"的三维研究框架,以不同教学名师的经典课例为切入点,逐步构建不同课型的课堂评价行为模型。

2月以数学游戏教学为观察场域,选取特级教师穆传慧《寻找搭配的规律》示范课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逐帧解析教师引导游戏探究时的即时评价,重点关注其评价语言的启发性与生成性特征。同步调取普通教师同课题教学实录,运用"教师课堂评价行为观察量表"进行对比编码,特别关注评价介入时机、思维激活效度、学生参与度等维度差异,初步发现优秀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多采用"问题悬置式"评价策略。

3月转向数学阅读教学研究,以华应龙《华罗庚教我们学数学》为典型课例展开深度解析。重点观察教师如何通过评价语搭建数学文本与生活经验的关联,分析其评价语言的建构性特征。通过同课型教学对比,发现优秀教师在阅读指导中更善于运用"支架式评价",通过层递性的追问与点拨,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符号系统与自然语言系统的双向转化。

4月聚焦数学实验教学领域,选取吴恢銮《钉子板上玩面积》实验课开展专项研究。着重记录教师在操作探究环节的评价轨迹,分析其评价语言的引导性与诊断性特征。通过对比常规课堂发现,优秀教师更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嵌入,善于捕捉实验偏差中的教学契机,其评价行为呈现出明显的"诊断-反馈-重构"循环特征。

整个研究过程始终贯穿反思性实践:每月在完成课例分析后,均会参照观察量表指标进行自我教学录像回溯,建立"名师课例特征库—常规教学问题集—个人改进对照表"三级改进体系。通过三轮螺旋式研究,逐步形成不同课型的课堂评价行为改进方案,最终指向教师评价素养的系统提升。

 

 

 

 

 

 

活动主题

所要解决的问题

活动形式与内容

研究方法

预期成果

2月

观察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

分析数学游戏教学中,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主要特征

穆传慧执教的《数学游戏--寻找搭配的规律》进行观摩学习。同时对比自己或一般老师的同课型教学视频,依据“教师课堂评价行为观察量表”,对比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语课堂评价行为。

视频分析法

形成数学游戏课型的案例材料:1.理论学习2.名师样板学习3.对照个案背景4.对比优化建议

3月

 

观察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

分析数学阅读教学中,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主要特征

华应龙执教的《华罗庚教我们学数学》进行观摩学习。同时对比自己或一般老师的同课型教学视频,依据“教师课堂评价行为观察量表”,对比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语课堂评价行为。

 

视频分析法

形成数学阅读课型的案例材料:1.理论学习2.名师样板学习3.对照个案背景4.对比优化建议

4月

观察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

分析数学实验教学中,优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行为的主要特征

吴恢銮执教的《钉子板上玩面积》进行观摩学习。同时对比自己或一般老师的同课型教学视频,依据“教师课堂评价行为观察量表”,对比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语课堂评价行为。

视频分析法

形成数学实验课型的案例材料:1.理论学习2.名师样板学习3.对照个案背景4.对比优化建议

5月

课题研究成果汇总

课题成果展示

团队研讨

经验总结法

课题课案例集

 

6月

 

 

 

 

 

 

课题结题活动

本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回顾、梳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汇报

经验总结法

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相关成果

 

物化成果

制定出课题学期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