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课题研究通讯

作者: 时间:2025-04-25 点击数:

科研赋能 蓄势成长

——太仓市弇山小学开展科教融合课例观摩研讨暨青晞学社科研实训活动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课题进课堂”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的落实,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教融合实践能力,太仓市弇山小学于2025424开展科教融合课例观摩研讨暨青晞学社科研实训活动

本次活动由教科室薛雅婷老师主持,英语组全体教师、青晞学社教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围绕太仓市微型重点课题《支持小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英语学习融合路径研究》展开由课题主持人赵依婧老师执教《Seasons》复习课,依托教材单元主题,探索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的融合路径。

活动培训

首先教科室薛雅婷老师进行科教融合活动的理论培训让老师们明确了科教融合活动的内涵、意义、基本流程以及各环节的具体操作与注意事项等

理论学习

课题主持人赵依婧老师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通过表格和教材节选呈现了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的现状。随后赵老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等文章,分享了理论学习的心得,也为后续老师们的课堂观察奠定了理论基础。

 

观察量表解读与分工

教科室薛雅婷老师对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解读与分工,本节研究课的主题为:“支持小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英语学习融合路径研究——以四下《Seasons》复习课为例 ”,以“文化理解与融入”“语言能力与表达”和“跨学科融合与创新”为一级指标,下设多个二级指标。通过解读,为后续的课堂观察指明了方向。

课堂观察

课题主持人赵依婧老师执教课题研究课Seasons》复习课赵老师以“四季”为主题,以诗词和二十四节气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诗词之美与传统智慧,通过“听说读写”多维度活动,学生不仅能掌握四季相关的语言表达,还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最后,通过写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课堂还结合科学视频和绘本阅读,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师说课

赵依婧老师结合研究课的模型图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并从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和跨学科融合两方面反思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议课交流

议课环节三个小组:英语组教师、青晞学社A组教师和青晞学社B组教师。各组教师们围绕观察量表中的指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分析,议课代表周伊雯、张雯依、蔡欣老师在交流环节中汇报了小组的观察所得老师们肯定了本堂课中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深度融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对本堂课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现场氛围热烈,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的碰撞。

 

 

指导与总结

活动的最后,教科室薛雅婷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鼓励青年教师建立“问题即课题,课堂即研究”的研究型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以科教融合的视角,进一步思考、探索、研究,向学科教学的更深处漫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科教融合的校本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