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5-05-28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小学中段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

微型

立项编号

W2024049

出席对象

孙文蔚

地点

太仓市弇山小学

时间

2025527

研究主题

基于理论学习的研究思路深化与策略优化

所要解决问题

1.验证 “情境导入-任务驱动-实践迁移” 策略在《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中的有效性

2.观察学生对 “道德践行卡” 工具的使用反馈

3.收集课堂数据,分析策略对阅读兴趣、理解深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







理论学习
学习了文献《小学整本书阅读伴随式评价研究——以《伊索寓言》为例》、《小学中段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探究——以《中国古代寓言》为例》。
二、观察量表解读与分工
A:小学中段寓言整本书阅读的推进策略

A1情境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能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A2搭建支架,让思维可视化

能否运用思维导图、表格、图示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准确提炼寓言的寓意?

A3迁移表达,建立生活联结

学生能否运用寓言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学生能否结合动物特性,关联寓意,进行创意表达,实现寓言创编?

B: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B1文化自信

B2语言运用

B3思维能力

B4审美创造

观察指标A——议课小组一:陈逸玲、薛静、邵涵扬、孙扬如  

观察指标B——议课小组二:☆葛秋莎、司佳雯、刘金林、王钰汶
三、课堂观察
孙文蔚执教伊索寓言阅读交流分享课

活动一】插图猜故事,情境导入(验证 “情境导入策略”)

1.教师依次展示《狐狸和鹳》《公鸡和宝石》《青蛙和公牛》的插图,学生抢答故事名称,分享观察细节。

2.请学生结合插图讲故事。

(设计说明: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直观情境激活学生已有认知,呼应开题中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的策略假设。)


活动二】思维导图梳理寓意(验证 “思维可视化策略”)

发放《寓意提炼任务单》,以《狗和牛皮》为例,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 “狗的贪婪行为→吹牛膨胀→牛皮破裂” 的逻辑链,标注关键词(如 “自不量力”“自食恶果”)

小组合作完善思维导图,对比课前自主绘制的简易版(仅记录情节)与课中版(包含 “行为 - 结果 - 寓意” 关联)。

(设计说明:使用《思维导图评分表》评估逻辑完整性,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主动修正逻辑漏洞。)

活动三】生活情境辨析(验证 “生活迁移策略”)

5.呈现 “嘲笑同学体型”“说谎逗乐” 等校园情境,学生选择合适的寓言(如《狮子和报恩的老鼠》《狼来了》)进行规劝,撰写对话片段。

6.角色扮演展示规劝过程,其他学生评价寓意匹配度(如是否准确关联 “以貌取人”“诚信” 等核心道理)。

(设计说明:通过《迁移准确性评估表》统计有效寓意匹配率,访谈学生 “如何想到用某则寓言解决问题”,记录思维路径。)


活动四】寓言故事创编(综合策略验证)

7.从 “长颈鹿、蚂蚁、豪猪” 等动物中选择 2-3 个,结合其特性创编新寓言(如 “豪猪的尖刺与蚂蚁的协作” 体现 “团结力量大”)。

8.用简笔画勾勒故事场景,撰写 100 字左右的寓言片段,提炼寓意并说明与《伊索寓言》的策略关联(如模仿 “动物角色 + 行为教训” 模式)。

(设计说明:分析创编故事的 “角色特性契合度”“寓意清晰度”“策略迁移痕迹”(如是否运用课堂所学的 “情境导入 + 思维梳理” 方法),评估综合素养提升情况。)
四、议课与代表交流





1.明确理论对课题研究各环节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教学活动设计和阅读兴趣激发方面。

2.确定调整后的研究方向,聚焦情境创设、多元智能培养和阅读环境优化。

3.完善研究方法体系,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物化成果

1.理论学习笔记。

2.调整后的课题研究计划。

3.“成语故事我来讲”和“寓言故事新编”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