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深化与成果积淀
——记小学中段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研究6月课题活动
2025 年 6 月 18 日,“小学中段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研究” 课题组系统梳理 3 月开题以来的研究进展,聚焦三维推进策略的综合应用与优化,通过课堂观察、成果分析、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推进研究。
一、课堂实践:策略整合与跨文本应用
课题组在 6 月重点开展《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策略验证课,由孙文蔚老师执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阅读拓展课,实践 “成语溯源 - 思维可视化 - 生活迁移” 策略链:
成语文化溯源:学生通过《成语溯源任务单》,梳理 “守株待兔” 的典故出处、词义演变及现代应用案例(如 “盲目依赖经验” 的职场现象),85% 的任务单包含图文结合的典故解析;
思维可视化训练:运用 “问题树” 工具分析寓言中的逻辑漏洞(如 “兔子撞树” 的偶然性),对比课前与课后的思维图示,逻辑完整率从 62% 提升至 80%;
生活情境迁移:设置 “校园中是否需要‘守株待兔’式的侥幸心理” 辩论活动,学生结合寓言寓意撰写辩论稿,78% 的发言能准确关联 “脚踏实地” 的核心道理。
二、成果积淀:工具优化与数据整合
基于前阶段反馈,课题组优化三大工具:
《道德践行记录卡》新增 “亲子互评” 模块,家长可通过扫码记录孩子的寓言应用实例,使用反馈率从 5 月的 60% 提升至 75%;
《成语溯源任务单》增加 “跨学科联结” 栏目,学生尝试用科学原理解读《两小儿辩日》,实现寓言与学科知识的融合;
《故事创编工作坊指南》细化 “动物特性 - 寓意关联” 评分标准,使创编作品的寓意清晰度提升 15%。
三、下一阶段计划
课题组明确 7-8 月研究重点:
暑期延伸研究:设计 “家庭寓言共读挑战赛”,通过 “21 天打卡计划” 落实家校协同评价指标;
策略对比研究:针对不同寓言文本(如中国与西方寓言)设计差异化推进策略,分析文化适配性;
中期报告筹备:整合前半年研究数据、案例及物化成果,形成《小学中段寓言整本书阅读推进策略中期研究报告》。
此次 6 月研究活动既是对前期实践的系统总结,也是对后续研究的科学规划。课题组将继续以 “理论 - 实践 - 反思” 的循环模式深化研究,为构建科学化、体系化的寓言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体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